
【不科学理观】传统,道德与教
(此文有任何宗教信仰者勿看,觉得自己特别传统的人慎看)
如果不能摆脱某些传统思想的束缚,那这个人一定会是一个平庸的人。
— 一句不是前言的前言
今天这篇《传统,道德与教》是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支撑本书的核心框架之一。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你可曾想过,“重男轻女” 只不过是人类文明起源初期的一次政治夺权事件。
众所周知,人类的发源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类似,起步于母系社会,后来转变到父系社会。中间经历了什么?纵然男女身体结构差异导致爆发力以及体力的区别,导致男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但是女性依旧是保持物种延续的主体,所以其地位一直也没有到 “重男轻女” 的地步。因此,某一代无从考证的男性领导人与其说提出不如说是编造了一套 “重男轻女” 的理论,包括咱们现在常说的 “延续香火” 等等等等。
可以想象,当那位上古时期的男性领导人和自己的几个心腹聚集在自己的茅屋里,共同讨论如何推翻母系社会,建立完整的父系社会体系以及 “信仰制度” 时那煞费苦心的表情。当然如果从当今社会角度看来,也可以看成是 “政治夺权” 时的 “心灵奸笑”。很显然,“重男轻女” 理论无论从传播到发展再到深入人心都很成功,不仅持续到了今天,而且还直接影响了部分山村女性的 “表意识” 以及大部分当代女性的 “潜意识”。
然而当你意识到这只是一次原始的 “政治夺权事件” 时,你不觉得这个由上古时期少数可能毛还没退干净的人创造的理论很幼稚么?你不觉得你被那几个毛都没退干净的人支配了思想真的很傻么?
当然如果你觉得我今天想说的仅仅是 “重男轻女”,那你就错了。“重男轻女” 其实只是腐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缩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老一辈说 “老祖宗的传统”,经常听他们说某某人做了什么事 “大逆不道”,身边也常常有一些信教之人。那么可能大家听一听,潜意识里就觉得 “啊,这个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个是道德,我们不能逾越”,“这个是教,我们应该尊重”,却很少思考,这些引导着我们生活向着一个看似正常方向运动的 “传统”“道德” 与 “教” 是怎么来的,它真的全都是理性的吗?它们真的全有道理吗?
我们接着上面的故事讲。
“重男轻女” 其实在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于是在中国文明的成长期曾经一度上升到了 “道德” 的程度。那什么是道德?道德其实是贤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创造的理论,其实是简化版的 “社会科学”。贤者们为了稳定婚姻,创造出了诸如 “进门不出门” 的言论,为了防止强啪,创造出了诸如 “小婶不见大伯子” 之类的道德。** 当然这些理论说到底是某一个时期,某一社会环境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条例。** 换言之,两个关键点:道德是人创造的;道德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犹如鲁迅笔下的 “一代不如一代”,曾经的 “生一个胖娃娃” 也是道德,如今又有谁在意这一点呢?健康的娃娃是不是更重要一些呢?
然而,世界上总有顽劣之人,他们不听名人,不理名言,不认贤者,不知道德。所以如何来束缚这种人,同时又能加快理论的传播速度呢?后代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利用人的敬畏之心。人逐渐登上了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人依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当然也可能是向往)。贤人们想到了用比我们更强大的东西来限制,约束我们的任性,推广道德,稳定社会。用我们理科生的说法就是 “总有一个无穷大大于你得到的无穷大”。所以在中国神话初期,更多伤人者,妖也。而妖是一些对人能产生伤害的动物的变形。后来随着人类的发展,很多动物不再能轻易攻击人类,所以出现了全新的物种。那就是鬼神。我们不能否认确实很多鬼神的存在是为了解释自然现象,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鬼神是为宗教服务的。简言之:鬼神糅合道德,产生了宗教。宗教的存在使得解释道德变得简单,比如说,宗教觉得这个事情正确,那鬼神就说过,信徒就无条件的信就可以了,减少了很多像我这种长篇大论的写理论根据的麻烦。也正是因为有无条件的信,宗教才变得容易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毕竟理科生,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分析,可能能坚持看到这的应该没几个人了。但是如果你坚持看到了这里,也许我已经把我想表达的传递给了你。
没错,无论是 “传统”“道德” 还是 “教”,说到底都是人创的。这些理论随着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而生,也随着下个特定的社会环境而改变或者消失。
所以,在别人用各种看似有道理的 “传统”“道德” 和 “教” 来和你辩驳,约束你的思想时,动动脑筋,想想应该怎么说,应该怎么做。像某攀教授那种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的武理取闹的 “传统”,当个笑话听就行了。
当然,如果年迈的长辈和你谈 “传统”“道德” 和 “教”,记得先答应下以表尊重,至于以后做不做,视社会发展而定。毕竟 “尊老爱幼” 是一个值得传承的优秀传统嘛。